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,解剖实践越来越清晰的揭示了人体结构。面对中医典籍与解剖实践之间不断涌现的矛盾,出现了一种论调:中医所说的五脏六腑都是抽象的功能概念,不是具体的实在器官。那么,这种看似可以秒杀所有矛盾的说法符合中医理论吗?我们来稍作追溯。
中医尊为圣经的《黄帝内经》百多篇,多半与解剖有关,虽然它没有太多解剖基础,但对解剖也不可谓不重视,故有“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视之”之论。具体如《素问·刺禁论》第五十二:“藏有要害,不可不察,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肾治于里,脾为之使,胃为之市……”
这段说的是针刺的禁忌,后面还写了刺中什么脏器几日后会死。如果这里的人体器官不是具体结构,而是“功能概念”,难道还怕针刺?“功能概念”怎么可能分出左右表里?尽管肝左的错误匪夷所思(后于清朝被改正),肺右可能是被心脏影响判断,但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:中医典籍中的脏腑,都是实体器官,绝非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。在解剖难以进行的古代,成书于战国的《黄帝内经》对人体结构能有如此认识,已经殊为不易。
又如,《灵枢·肠胃》第三十一、《灵枢·平人绝谷》第三十二等章节,不仅指出了实体器官的位置,更指出了它们的大小、直径、长度。唐张守节注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时,详细描述了各个脏腑的具体解剖部位和重量。明张介宾注解《黄帝内经》的《类经》系列图书中,以图解形式描绘了《黄帝内经》中脏腑的具体解剖部位……指明脏腑是具体存在的中医典籍可谓数不胜数。实际上,直到清朝,脏腑都还是实体器官。清朝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有图如下:
虽然古中医的解剖错误颇多,但这些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,传统中医的脏腑都是具体存在的器官,绝非“抽象功能概念”。所谓“脏腑抽象论”,无非就是传统中医的解剖在面临解剖学的冲击时,恽铁樵在1922年用以自圆其说的谎言。如果五脏经络是真实存在的,则它必然能以某种形式被感知;如果它无法被感知,则必然无法被针石药物合理的治疗;如果非要说某些治疗有效因此五脏学说正确,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论证。
其实,古籍中出现解剖错误并不奇怪,我们从不奢求古人能有超越现代人的认识。但在科学已经启蒙的今天,还要以“脏腑是抽象功能”的谬论来为古人的错误圆谎,就殊为不智了,恐怕,与“医者父母心”的医德也不能相容。
中医是用来珍惜的,但不是用来护短的。错了就是错了,没有改错就没有进步。古人的解剖知识比不上现代,这不丢人,给古人的错误找借口,非但丢人,也违背了古人治病救人的美意。
以上。
刨祖坟的老狼